专利也能当投资砸大钱申请专利,企业该如何

鸿海集团近几年积极改变专利申请策略,从过去一年申请约三万件专利,至今已缩减为约六千件;同时,鸿海集团也连续两年进入德温特全球百大创新机构名单,显示其专利的质量更胜于数量。是故,笔者认为,企业不应只追求专利“数量”或“过关”,应深入思考如何提升专利品质与价值,使其成为一项好投资(一件好专利,市场价格可达一百万美金以上)。企业申请专利时,通常会陷入一种偏见:“这个发明很重要,不论如何先拿到专利再说”。然而,姑且不论发明是否重要,一旦申请专利过程中没有经过一套专业处理机制,极有可能因为处理不当,影响专利品质,致使专利审查都无法通过,纵使勉强取得证书,也无法有效保护自身产品,或专利轻易地被竞争对手破解或无效。纵使专利有好品质,如缺乏全生命周期的专利价值评估机制,则专利仍无法实现其价值,也削弱这些专利可为企业带来的获赋能量,这些都有可能起因于对产品市场与竞争态势的掌握度不足、专利申请地区评估错误、专利说明书专业不到位等。意即,当专利不具品质或价值时,即使侥幸通过审查,也只是空有专利证书,沦为墙上一张张的壁纸毫无用武之地。想要专利成为不错的投资,每个参与者都是重要角色当企业准备对发明提出专利申请前,必须先认知不是把发明丢给专利事务所就可了事,曾遇过客户把发明资料寄给我,并留下一句:“专利的事就交给你了!”让我满头问号,我都还没看内容,更更谈不上探讨研究细节。如果专利从业人员只是依照发明内容逐一把稿件写完,发明人也只是把稿件草草看完,双方没什么往来交互,尽想快速走完申请流程,这种专利申请作业,常常无法让专利保护发明的精髓,甚至于专利品质低落。事实上,想要有高品质的专利,发明人和专利从业人员都需积极参与。通常当发明人提出自己的发明内容后,专利从业人员协助先审阅发明资料进而双方会谈,确保发明内容符合申请专利的基本条件,例如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否完整、技术特征点是否明确等。一旦专利从业人员认为有那些资料不足或定义模糊,都必须请发明人再度补充或修正。直到确定发明披露资料完整后,才表示这个发明具专利申请资格。那么可以开始申请专利了吗?未必!有个关卡尚须小心应对,即通过前案资料检索,确认是否过去已经有人申请类似的专利或公开相关的文献。如果发现到有前案雷同,专利从业人员应将前案信息与发明内容进行比对分析,并与发明人讨论前案跟发明内容的差异性,双方拟定如何克服疑点,重新界定保护的范围,确保专利能涵盖自身的产品技术,又能够突显与前人技术的差异性,还能够超越前案技术特征,未来接到专利局审查委员的挑战时,即可轻易克服答辩。最后,当品质层面完善后,专利申请仍要回归如何实现价值的商业评估,除了发明人及其所属研发团队外,可依照“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或“应用结构”让熟悉产业市场或专利数据分析的人或团队提供意见,让专利不是只执着于技术层次,而能让其他参与者以不同的角度诠释专利可能带来的价值。例如,通过专利数据分析,比较既有专利布局与竞争者专利布局的优劣之后,重新拟定专利组合的优化方案。如此一来,一件专利经由多方参与者的专业评估而提出的申请,可想而之,专利品质与价值也会随之提升,并朝着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的方向前进。总之,专利绝不是一笔费用,而是一项期待能够带来回收的投资。想要有更佳的投资报酬,需“持续优化”专利组合既然专利是一项投资,如同财富管理,什么时候该加码,什么时候该停损出场,都有一套专业机制。相同道理,专利也需要随时掌控它的状态,并从以往数据变化、法律政策更新、产品市场推测估计等各面向作为判断依据,调整专利申请或布局方向。另一方面,随着产品技术开发、专利申请进程推进及专利数量的增长,须给予专利组合适时的强化,让企业在专利的投资更能有加乘效果。强化专利组合的方式大致可以归类两种。一为通过最早申请的原始母案进行分案或者连续案,将母案的技术方案分拆成不同的保护范围,把能将产品各部分、各种实施态样、各类的执行方法都保护起来,此种方式需要产品方向明确,且母案的发明内容相当丰富,足以让一个专利不断延展出更多的专利,布局更多的国家,把受专利保护产品技术包的密不通风,使竞争对手的产品没有任何空间可以参入或回避。以多年前飞利浦提出的LED照明专利授权方案为例,即是以美国专利第6,,号作为母案,共长出了共件各国的专利申请案(如下图)。飞利浦US6,,家族国家分布。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不同时期或类型的专利申请,逐步将产品技术保护的更完整,此种专利组合多是随着研发进度与市场发展并行同步,并将系统、模块、组件等都纳入保护范围,甚至能够跨产业布局。此外,此种专利组合,也可能来自于进一步的外部投资,专利来自于购买他人专利,通过自身专利与外部专利的结合,截长补短,有效提升专利组合的价值。在通信领域,华为公司为优化其4G的专利组合,其中一部分即是购自夏普的专利。现阶段台湾一些企业不是不愿意投资在专利上,而是不懂如何让专利变成好投资。的确,要让专利为企业带来获益,或许不是短期所得,毕竟要形成一个含金量高的专利组合可能需要多年的时间,尤其是中小企业或创业公司是从零开始创建其专利组合,而且资源又有限;但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资源有限,才必需要把根基打好,始可联盟不同的参与者一起巩固发明技术的核心,并导入良好的评估流程,甚至通过协作平台共同作业,始能及时收到各面向的反馈,加速专利申请并提高专利品质与价值,相信最终能让专利获得一个好价格,使企业从无形资产获得高价投资回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958.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