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诗卉获得26项国防发明专利,怀孕期间还

年,一位女科研人员跑到离发射点米的位置观看火箭发射,别人劝她危险,没想到她这一看,竟然解决了中国导弹50年未解的大难题。

她就是魏诗卉。

当时同事都劝她:别离太近,危险,她却说:“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果然,她这一看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她发现导弹的一个关键器件性能的保持期非常短,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回到研究所后,她一直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她虚心向师长请教,查找的资料、翻阅的书籍堆起来足有两米多高。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跳出了既定思维,打破了50年以来的传统理念,成功开发出研制思路和模型算法。那一年,她才33岁。

魏诗卉年出生在山东一个军人家庭,她家三代从军,外公曾是建筑设计专家,抗战爆发后,毅然投身抗日战争,奋勇杀敌,屡见奇功。

抗战胜利后,他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重新用自己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魏诗卉的父亲是一名战斗飞行员,她小时候,父亲经常给她讲战斗英雄们的故事,她幼小的心灵开始对军营有了向往。

18岁那年,魏诗卉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有东方西点军校之称的大连舰艇学院,并且以优异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入学院测绘系专业。

军校和其他大学有所不同,对学生们的管理非常严格,完全按照部队的标准进行培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必须服从管理。

魏诗卉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早就对部队里的规矩了然于心,选择这所学院时就已经做好了来吃苦受累的准备。

她的父亲自己身为军人,更加明白军人的艰辛,但是知道女儿考进军校时,还是非常尊重和支持女儿的选择。

大学期间,魏诗卉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参加训练,辛苦自然可想而知,平常自由活动的时间非常少。

尽管如此,魏诗卉一有空余时间便会到学院的实验室去参观,她对实验室里的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和新奇的实验设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天,魏诗卉又来到实验室,驻足在导弹部件的面前,感到非常好奇,左看看,右看看,久久不肯离去。

这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见她看得着了迷,对她说:“别看这些元部件不起眼,但是它们是导弹腾飞的倍增器。”

魏诗卉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能量,从此她迷上了导弹,一毕业她便迫不及待地报考了火箭军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习导弹的专业知识。

后来,魏诗卉成为火箭军研究院导弹专家肖龙旭团队里的科研人员,她将自己所学的运筹学应用到导弹发射数据精度评定当中,这一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搞科研,就得肯吃苦,敢折腾。”魏诗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魏诗卉的团队接到一项紧急科研任务,由于时间紧迫,要求极高,她作为项目领头人之一,干脆搬到实验室里住,加班加点攻关项目。

由于经常熬夜,她的视力和免疫力极剧下降,家里人心疼她,劝她多休息,医生也给她开了假条,而她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连续奋战3个月,最终攻克难题,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案,顺利完成任务,填补了该专业领域的技术空白。

即使是在怀孕期间,魏诗卉仍然坚守在科研岗位上,一天,她工作到凌晨两点,突然天降大雪,她挺着大肚子,费尽周折才回到家。

魏诗卉的妈妈见到满身雪花的女儿时,抹着眼泪说:“女孩子家差不多就可以了,别太逞强。这大雪天的,你还是个准妈妈。”

但是,魏诗卉怎么可能放得下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在女儿出生后不久,她便又回到科研工作岗位上。

努力终有回报,魏诗卉获得了26项国防发明专利,年3月,入选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

肖龙旭曾经夸赞她:“她身上有股闯劲、拼劲,搞导弹科研的,没有这股劲儿,还真不行。”

面对荣誉和赞扬,魏诗卉谦虚地说:“强军是为了和平,强军梦就是强国梦,在火箭军科研方阵中,我只是普通的一员,我愿意用毕生去实现这个梦想。”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导弹女神魏诗卉为了强军梦想而奋斗。

作者:余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071.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