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王何排枝越战老兵搞发明创新创业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柳卓楠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宋金峪周巍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倩变电站能埋在地下泡水里?避雷器能像充电器一样插在家里插座上?不锈钢还能和陶瓷焊在一起?坐在家里刷着手机就喂好了池塘的鱼?这些过去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越战老兵何排枝的“发明世界”里一一实现了。中山市国能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排枝,曾在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担任工程兵。退役后他一头扎进电力设备行业40余年。他在互感器、避雷器、变电站等多个领域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累计获得专利超项,被大家称“专利王”。从国防装备到民生器械,在这条发明路上,何排枝坚守着家国情怀,书写了一段老兵创新创业的传奇故事。部队所学成为创业灵感走进何排枝的办公室,一整面荣誉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这当中,一个用相框封起来的毛巾格外引人注目。毛巾上印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胜利纪念”几个红色大字,落款日期为年3月。这条毛巾被何排枝珍藏了40多年,记录着他那段难忘的从军经历。何排枝出生于中山市东凤镇的一个农村,年参军入伍,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曾荣获个人三等功。“部队就是一个大学校,当兵的经历锤炼了我独立自强、吃苦耐劳的性格,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技术。”在部队时,何排枝是工程兵,掌握了很多电力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也让他逐渐爱上了电力发明。年退伍后,何排枝在中山当地的一家电力公司担任业务员。在这家公司的12年里,何排枝走南闯北去到了全国各地许多地方,了解了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前在部队学习了一些电力知识,在企业工作让我更了解市场,我开始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何排枝说。彼时的南粤大地正受到南方谈话的影响,创新创业势头猛进。这也更坚定了何排枝的创业梦。年,何排枝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中山市东凤高压电器有限公司(后改名为中山市国能电器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力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那段时间广东发展火热,我的公司第一年销售收入就超过了万元。”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头几年发展效益不断提升,但慢慢地何排枝发现,技术创新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一道坎。“你只是老板,在技术创业方面懂什么?”彼时公司一位20多岁的技术骨干当着何排枝的面说。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何排枝,也让他明白了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就受制于人的道理。此后,何排枝开始钻研技术难题,真正走上了自己的发明创造路。项发明事关国计民生全绝缘避雷器、变压器、互感器、不锈钢计量箱……在何排枝的会议室地上摆满了他为之骄傲的发明产品。谈起发明创造,何排枝滔滔不绝,眼中散发着自信坚定的光芒。“这是我们的第一件发明产品陶瓷焊接,陶瓷和铁焊接在一起。这边是避雷器、互感器,还有专利证书。”何排枝指着地上的发明产品一一介绍。这当中,最让他感到骄傲的就是一种地埋式变电站。“大家通常看到的变电站都是在地上的,但是如果有战争或者极端天气,变电站就可能被破坏。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埋在地下的变电站,即使泡在水里也不会损坏。”抱着这样的想法,何排枝开始了攻坚克难。地埋式变电站密封技术、散热处理、修建水泥地都是难题,7年多时间里,何排枝一次次摸索尝试,一次次修改创新,终于在年发明出了一种可水浸、可抗震的地埋式变电站。当时,有专家预测此变电站不出两年就运行不下去了。但实际上,这一地埋式变电站已经运行了10余年,最长浸水时间可以达到个小时,已在广东、海南等地广泛应用,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过去我国传统的避雷器存在安全性能不稳定、容易触电的风险,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何排枝深入研究,发明出国内首个“全绝缘避雷器”。该发明成果已在广东电网等多个单位得到广泛应用,他本人被外界誉为“全绝缘避雷器之父”,并获颁“广东电网公司技术改进贡献奖”。何排枝的发明创造不仅关乎国防军事,也涵盖民生领域。最近两年,他研究发明出了一种“自动化不锈钢双料投喂机”,实现自动化抛料投喂,渔民们在家通过手机、电脑就可以实现全天候远程操控。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渔民商家的青睐,现已在珠三角地区广泛使用。在创业至今的30余年里,何排枝累计获得各种专利证书超项,多项发明技术为全国首创,有些甚至成为国家标准,他也被大家称为“专利王”。年过花甲仍在不懈努力“搞发明必须要有家国情怀。”当记者问及何排枝的发明灵感从何而来时,他这样回答。作为一名参加过战争的退伍老兵,何排枝深刻明白科技创新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他的多个发明产品的起因就是源于国防建设。以地埋式变电站为例,何排枝表示,此项发明缘起就是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482.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