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药神王振义研发出治白血病的救命药,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一段老人恳求警察不要抓药贩子的片段,刺痛了无数人的灵魂,那一句“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又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

在影片中,元一瓶的“假药”,与元一瓶的正版药,药效是一样的。但所谓的真假,不在于药效,而在于这药是否有“身份证”,而且这个正版药还是申请了专利的,也就“贵得有道理”了。

面对高昂的药费,许多人不得不放弃治疗,残忍地倒数着自己“余额不足”的人生。

庆幸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药神”王振义,一生淡泊名利,为了让更多患者得到救治,他坚决不申报个人专利,以保证药品的价格不被拉高。

他研发的医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救命药”,因为他放弃专利,一粒药才卖29元,而且还可以通过医保报销。

当大家都被王振义的义举所感动时,他只是朴实地说了一句:“我只想病人能好。”

从医70多年,王老从不追名逐利。对病人,他把解除病人痛苦视为他的天职;对学生,他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王老“一门四院士”的佳话,早已传遍医学界。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伟大,他觉得自己做的,只是一名老师、一名医学工作者该做的事而已。

王振义院士就是皮尔斯所说的,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在王振义的世界里,只有他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的功利。

01少年立志从医,唯愿病有所医

王振义于年出生在上海一富裕家庭。18岁就读于震旦大学时,他选择了医学专业。

因为亲身经历了祖母被病痛折磨,而自己和家人却无能为力的痛苦与无助。他认为医生可以救死扶伤,让病人有重获新生的可能。

年,他开始从事血液学研究,同时开启了他往后60多年在血液病领域的医学探索。

一旦投入,他满心满眼都是与血液有关的病例。心细如发的他甚至观察到:有的病人在拔牙后会出血不止,但平时又没有出血症状。

有了发现就要弄清楚原因。王振义开始不分昼夜地查阅大量的文献,待找到“出血”原因后,他就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以验证它的正确性。

但做验证试验需要用到硅胶,而在那个年代,国内没有这种材料。他就用其它材料不断地进行试验,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代替硅胶的材料,那就是石蜡。

由此解决了当时“不明原因出血”的治疗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血友病”诊断方法,并在20年后,开始重点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这是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种。患者生存率非常低,90%的病人最多活半年,有的患者从发病到离世,只有3天。但国际上对白血病的研究却一直止步不前。

立志要“让病人重获新生”,与血液病“战斗”了半生的王振义,决心要攻破这一难关。自此,他一头扎进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的研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他在试验中发现,“全反式维甲酸”能把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成正常细胞。他把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诱导分化疗法”。

他的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医学界过往对癌症的治疗方法。

一直以来,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癌症治疗方法,就是“把癌细胞杀死”。但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患者的正常细胞,这是一种使好细胞与坏细胞“同归于尽”的治疗方法。

而王振义最新发现的治疗方法却是:引导癌细胞“改邪归正”。

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论证,王振义进一步确定了“诱导分化疗法”的有效性。

年,王振义的“诱导分化疗法”通过临床使用,获得了成功,使“最凶”白血病,成为世上首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王老终于实现了“让白血病人重获新生”的愿望。

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目前的成绩,因为,要让更多的患者看得起病,用得起药,才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

他年少时就立志从医,目的就是治病救人,而最难得的是,他一生初心不改,不为名利所动,一心只致力于医学事业。

02拒绝专利,让患者吃得起药

年,医院接诊了一名5岁的“最凶”白血病患者。

小女孩虽然做了化疗,但是病情依然不见好转,而且,按照小女孩当时的状况,估计活不过7天了。

王振义决定用“诱导分化疗法”给小女孩治疗,已经绝望的患者家属当即表示愿意一试。但那时候,王振义的“诱导分化疗法”还有待临床试验。

所以,王振义的家人,以及同事都在劝阻他,他们觉得风险太大了,万一不成功,王振义就会名誉扫地。

但他不忍心看着小女孩的生命就此消逝,他甘愿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给小女孩使用新的治疗方法。

他说:“我是有科学实验依据的,而且,我不能见死不救。”因为他在乎的是生命,而不是名誉地位。

在小女孩命悬一线的时候,王振义一直坚守在小女孩的病床前,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627.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