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质量,是提高我国本科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指年以后新建、升格的以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建本科高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办学历史较短、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较为薄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办学特色未充分彰显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目前仍然是我国本科教育的短板。

为诊断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发展规律,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无锡太湖学院联合成立“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指数课题组”(ICAUR),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若干维度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综合评价,在、年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报告基础上,继续推出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课题组邀请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顾建民4位权威专家担任顾问。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一涛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无锡太湖学院校长金成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阚阅教授,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特聘研究员、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阙明坤研究员等担任首席专家。

课题组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科研水平的评价包括论文、专利、课题、获奖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高校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保护创新创造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专利授权量持续提升,专利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我国高校专利转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可以授予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需要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只需具备“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发明的创造性水平要求比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高,因此发明专利是衡量高校技术创新活跃程度、服务地方经济、解决区域技术难题、产学研深度合作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获得更多的发明专利授权对于学校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根据教育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682.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