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弘药业变脸专利官司缠身,康柏西普

继核心单品康柏西普的海外Ⅲ期临床试验失败后,藏在康弘药业(.SZ)财报里的“雷”也爆了出来。4月25日晚间,康弘药业发布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将营业利润从9.95亿元下修至-5.12亿元,利润总额从9.88亿元下修至-5.2亿元。此次修正调整后,康弘药业的归母净利润将从2月底公布的预盈8.39亿元变成预亏2.7亿元。康弘药业称,业绩修正主要由于旗下产品康柏西普终止全球三期临床试验,以及与房健民之间的专利技术转让及使用费诉讼案件引起。自今年3月底康柏西普海外临床试验失败的消息陆续被爆出后,康弘药业的股价遭遇重挫。4月27日,康弘药业开盘后持续下跌,截至发稿时报18.81元/股,跌幅扩大至5.76%,总市值.95亿元,较一个月前缩水近五成。对于康柏西普全球Ⅲ期临床试验的数据何时披露以及国内销售是否会受到影响等问题,4月26日,相关负责人仅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以公告为准。” 业绩爆雷4月13日,康弘药业宣布停止康柏西普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KH项目),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康弘药业称,因KH项目全球试验停止,预计其未来已无法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其截至年累计资本化支出13.97亿元转入当期损益,相应减少年度利润总额及营业利润13.96亿元,考虑所得税费用后,减少净利润10.15亿元。康柏西普是康弘药业开发的一类新药,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年1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作为全球第三款、国内首款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康柏西普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成为康弘药业的核心品种。年,康柏西普的销售额达11.55亿元,占康弘药业当年总营收的35.47%。而据康弘药业披露的数据,截止年末,康柏西普在中国已累计注射万次,累计销售额超过40亿元。年5月,康弘药业启动了关于“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剂量范围试验,评估康柏西普眼注注射液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全球Ⅲ期临床试验项目(即KH项目),而且信心满满地跟阿柏西普(再生元和拜耳联合开发的VEGF单抗)进行头对头比较。年12月,康弘药业还曾计划定增募资34.72亿元,并将其中25.73亿元用于康柏西普的“出海”。然而,这个历时近3年的创新药“出海”项目最终宣告夭折,近14亿元的研发投入因此打了水漂。康弘药业赶在年年报正式报出之前,一把计提了损失。“海外临床资本化,将临床费用计作无形资产挂在资产负债表,明显美化了过去几年的盈利情况。一旦失败就是一把计提损失,给投资者挖个大坑。”4月26日,上海某私募机构投资总监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谁发明了康柏西普?除了KH项目失败,此次下修业绩的原因还涉及一场官司,即康弘药业与荣昌生物董事长房健民之间的专利技术转让及使用费诉讼案件。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终于在康柏西普海外临床失败后达成和解,康弘药业认赔2.8亿元。事实上,引发这场官司纠纷的导火索仍然是康柏西普。年3月,房健民和WelchInstitrteInc起诉康弘药业,要求支付年到年康柏西普的销售提成分红款及逾期利息,因为房健民认为康弘药业并未对自己在康柏西普的研发贡献给予应有的回报。“康柏西普的早期研究主要是由房健民完成的,房健民将专利授权给了康弘药业。后来俞德超回国加入康弘药业,继续负责这个项目开发。”前述私募机构投资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年,房健民创立了荣昌生物(.HK)。年,俞德超也离开康弘药业,此后创立了信达生物(.HK),现为信达生物董事长兼CEO。但一直以来,康弘药业和信达生物的对外口径均称俞德超为康柏西普的共同发明人和主导开发人,对于房健民的贡献只字未提。康弘药业的招股说明书中也并未提及房健民。这桩官司的了结,从侧面证实了房健民对康柏西普的早期研发贡献。4月15日,双方签署调解协议,康弘药业需一次性支付转让款含税金额2.68亿元。由于此前康弘药业已就该事项累计确认了1.58亿元预计负债,此次结案需要增加年末负债1.1亿元,相应减少净利润.25万元。(来源:中国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907.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