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记者从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上获悉,近年来,武汉市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全面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今年,我市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明确“建设全国 知识产权强市”的目标任务,列入武汉“十四五”规划,作为我市建设“五个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强化顶层设计和*策支持。
目前,武汉市、区行*管理、公检法等部门协同“严保护”知识产权的格局基本形成。近两年,全市办理行*处罚案件件;破获刑事案件83起。大力推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案件“三合一”审判,7件案件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和五十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保持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高压态势,有力震慑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主体合法权益。
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形成行*、司法、仲裁、调解公证、海外维权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重要平台建设,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武汉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高效率运行,助推光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武汉优势产业发展。
强化试点示范,目前全面完成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知识产权和运营服务体系试点城市两大基础体系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积极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高效运营武汉试点。
20项专利获首届湖北专利金奖
7月29日,在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上,20项专利获首届湖北专利金奖(名单附后)。
据介绍,自年重新组建省知识产权局以来,湖北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了80.6%,达到2.4件,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了6.3%,达到.76万件,上升至全国第八,有效商标注册量增长了25%,达到66.5万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申请量连续保持中西部 。全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三。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彭泉表示,年,在疫情冲击下,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坚持从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出发,出台7条惠企举措,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省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实现“V型”反转,全年专利申请量增长了9.6%,授权量增长了48.9%,商标申请量增长了.3%,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了53.8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了30.8%,有效商标注册量增长了2.5%。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湖北省委、省*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纳入各级*委和*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要求有效落实。
实施知识产权“三大工程”和品牌提升专项行动,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围绕我省重点产业,组织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激励企业突破产业链中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创新发展赋能。湖北知识产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当前,湖北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一块重要拼图。武汉、宜昌两地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今年我省又入选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通过国家支持,湖北省将不断创新、大力促进知识产权工作。
彭泉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围绕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进一步提高*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首届湖北专利奖金奖名单
知识产权保护被纳入武汉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据悉,获首届湖北专利奖金奖的20项专利中,有八成来自武汉。本次获奖的多项专利,均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奖标准突出“纸变钱”,同时重奖发明人个人。
据了解,这是湖北省首次以*府奖的方式颁发专利奖,共有20项专利获金奖,25项专利获银奖,周辉等5名发明人获 发明人奖。
按照规定,这次专利金奖、专利银奖、 发明人奖的奖金额度分别为20万元、0万元和0万元。单位项目获奖的,单位应奖励到个人。
此次评选重点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益运用,注重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重视专利技术为湖北经济社会的贡献,突出“纸变钱”的能力和效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专利“一种微震监测三分量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获取灾害孕育过程连续信号的难题,以及重大岩石工程灾害预警与防治的关键性、共性技术难题。
目前,该发明专利已在我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巴基斯坦“三峡水电站”、川藏铁路线巴玉隧道等国内外30余个重大工程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量产后,倒逼国外产品降价约30%,共计产生经济效益7亿余元。
武汉理工大学的发明专利“大容量光纤传感网关键器件的制备方法”,使新型传感网络取代传统光纤传感网络成为现实。该专利技术在武汉地铁7/8号线、葛洲坝2号船闸、中石油武汉分公司储油罐火灾监测项目应用。—年,通过应用该专利技术研发新产品,累计新增销售额9亿余元。
发明人在地质、工程、生态、医学等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肖明清的技术发明专利,近三年应用在国内高速铁路隧道、水下隧道、城市隧道工程项目中,累计产生销售额29亿元。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振斌,其多项创新性成果,在全国多个人工湿地、水体修复生态工程项目中运用,生态效益明显。
一图读懂湖北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样板
↓↓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荆楚网记者:赵秀琳杨鑫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刘冬莉通讯员:林治国韩志慧杨鑫实习生:唐晓峰
来源
长江日报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编辑
司琪
文章经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