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元宇宙体验馆
人靠两条腿走路,现代文明也靠两条腿走路——左腿是0,右腿是1。电脑驱动0和1,催生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好不好?想吃饭,手机上一点,外卖说到就到,好得不得了。反向思考,也有不好,变化太快,平添几多烦扰。
*府说GDP,年轻人弄APP,手机多少G,电脑几个T。说话带个把,听不懂,娘希匹!
从前,寒窗苦读,学孔子孟子。会说子曰,再不济也是个知识分子;走到哪里,都有先生的样子。
信息社会中,学问贬值飞快,靠几本经典,别说当先生吃力,当学生也费劲。一阵子不出门,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大数据,元宇宙,人类的生活格局完全改变:主人开口,智能锁自动开门;朋友聚餐,机器人端饭送菜。像是走进科幻世界,见怪不怪。
科技让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交汇对接
生活进入快车道,未来该是啥景象?伸开双臂,迎接未来吧!不管你迎不迎,未来都会扑过来,你要接得住。接得住,才玩得转;玩得转,才吃得开。
何以迎未来?用守株待兔法,或用刻舟求剑法。那好,到时候找个地方去哭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精心做好未来的“预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通常理解为尚未抵达的时光,是抽象,没有具象。换个思维方式,未来具有环境、文化、科技、经济、能源、信息等多元组件。
穿越时空,漫长而遥远;呼唤未来,幽深而魔幻。然而,深谋远虑,当有边际,近前的事应当优先处理。环顾四周,当今世界谋划的重点,是21世纪前50年。
发达国家在干什么?口里喊哥哥,背后摸家伙,算计华为,编制科技公司“黑名单”。这给地球人提了个醒:科技是未来的命脉,谁掌控科技,谁拥有制空权。
在科技战术动作上,西方发达国家两手抓:一手抓对别人使坏,另一手抓对自己厚爱。桌上的牌成了明牌,都知道科技厉害,都想把科技搞上来。怎样搞?中国在国家*策层面上,竖起方向性路标:创新。
创与闯同音,创新的动作指向是闯,是大胆行动起来。细化操作性方案,或问:如何获取科技情报?如何预测和预见科技方向?如何设计规划研发路线图?如何鉴定评估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价值量?什么样的创新轨道有助于作出新发现和新发明?
如此等等,问题不问没有,越问越多。解决问题,离不开方法。这又牵出一个关于方法的问题:数不胜数的方法中,是否有通神秘法?
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没有普适大法。但方法有好坏优劣之分,科技好方法有基本特质:它们能与具体目标、特定环境、数据资料和市场需求等相匹配。寻求创新性好方法,不能奢望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方案与目标的多种连接中,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找到 匹配方式。
因而真正的好方法,像绝世佳人,不肯轻易露芳容,千呼万唤才出来。
未来科技问题具有复杂性、多面性和不确定性,有关其前瞻性研究,学界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的思路和方法,比如描述性方法、统计性方法、调研性方法、逻辑推演方法、实验模拟方法、情景分析方法、趋势路线逼近方法等。
哪种方法好?这种提问是初级思维模式。对于复杂多变的系统,一招半式不管用,单一的方法往往不能成事。
天下复杂的事情必有复杂的道理;解决复杂问题,要靠组合拳。
未来的科技长什么模样?如果把科技比喻为山上的树林,所有科技树都有自己的树根,都有赖以生长的土壤。
要种好树,先要有种树的经验和知识;同样的逻辑,想种好未来的科技树,必须了解和掌握已有的科技树知识。
未来在过去的延长线上,找到过去,才能找到起点,才能看到走向。因而,描述科技的发展过程,对掌控和塑造未来科技必不可少。
科技有很多分支,作者以时间为轴线,以物理学理论和相关技术简史为内容,展开全方位扫描,力图给出一幅清晰的画面,再现发现和发明的平常情景过程。
《理记》,极力抱定三点:准确、通俗、易懂,追求有趣、有益和有用。如果把物理教科书看作学术神殿,神殿上展示的是金碧辉煌;作者没有与教科书争辉的野心,只想展示物理学的旷野,描绘原生态。
一次,牛顿请客,席间去实验室,忘记客人。客人将鸡骨头放在盘中,吃完饭离去。牛顿返回,见状诧异:我已经吃过了,还以为没吃呢!科学巨人照样犯迷糊。
这不是出巨人洋相,旨在还原真相,培育情趣,构建认知:想象中的物理高大上,源于平常;走眼平常归于平常,走心平常化为研创。
《理记》,并不局限于物理,也尽力阐明发现和发明过程中之事理。一西方学者发问:现代物理教科书中,几乎没有中国人名字,是何原因?
有人回答,归因于封建社会制度。洋学者提出反证,类似封建体制的其他君主专权国家,出了不少物理学家,并由此推论:中国人缺乏研创智慧。此话大谬,怒吼无济于事,驳斥需要言之有理。
溯源而上,中华文明是物理学最瑰丽的源头之一。公元前多年,管仲在《宙合》篇中便描述了时间和空间,首次将时空视为客观存在,堪称现代时空观的思想萌芽。
物理学先贤中,古希腊群星闪耀,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在他们之前,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多个分支。
就物理学而言,古希腊学者合力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墨子一人便已到达。历史见证了一个奇迹,一个墨子顶得上整个古希腊。
拒绝贬低中华文明,也不背离尊重事实的原则。
公元年,*河洪水暴涨,冲走拴浮桥的铁牛。怀丙和尚叫人用绳子把铁牛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横木上,去掉船上的土石,船往上浮,浮起数万斤重的铁牛。
这说明中国古代对浮力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很高是多高,对中华先哲无限敬仰,也不无限拔高,客观公正,帮理不帮亲。
古希腊阿基米德早就发现了浮力定律,他是浮力研究的执牛耳者。
何谓理,偏旁是王,当了王说话就有理,人强一半理。这是戏谑,是歪理。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对出现,天下事理也是正理和歪理相伴而行。
说理方法,有论据法、逻辑法、对比法、比喻法等等。作者娓娓道来,带着刻意,带着悬念,带着预设,甚至带着“诡计”,由此及彼,由暗到明,波折循环,醍醐灌顶。水到渠自成,事明理自现。
天才爱迪生上小学时,老师认为他有智力缺陷,给家长写信,要求他转学。母亲看信后,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反而说他太聪明,老师无力教他了。
讲述母亲培养天才的故事,说明注重家教艺术,也能成为间接发明人;揭示一个道理:孩子靠吃饭穿衣长大,靠自尊自信成才。
运用纪实文学手法,书中出现不少情景对话,意在重现现场情景。或问,是否虚构,是否像《戏说乾隆》一样在戏说物理?诚然,情景再现,不乏想象。
想象是人脑的特殊本领,它能够创造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第二客观”。想象不受羁绊,常与神*虚幻为伴。
忠于物理是作者的原则,故而用人物性格、学识、生活背景等为藤条,为想象编织了一个笼子。只允许想象在笼子里辗转腾挪,所以说,情景描述,相对真实。
友人吐槽电视剧中的山寨头目,越看越像宋江,嘲讽没有真实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作者写科学巨人时,不忘人就是人,不是神,他们也像邻居大叔大伯,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
瓦特发明蒸汽机,写专利申请书,所思所想,也与常人一样:如何用专利赚钱,如何打动有钱人的心。
马克思曾评价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用于一种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发动机。”
作者采用了一些颠覆手段,意在改变,让读者从阅读科技书籍的沉闷之中走出来。评论家常说,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这话听着有道理,多为忽悠。比如煮米饭,煮干了,老不喜欢;煮稀了,少不爱吃。想讨好全部,适得其反,全都不讨好。
把抽象表述对象加载到趣味故事和形象语句中去,使学术下里巴人,料想有人不买账。作者并不介意,只要广大读者喜欢,谁想斧正就斧正去。快乐阅读是读者的权利,维护读者的权利是作者的义务。
物理学家亨利去订做皮鞋,先要做圆头,后要做方头。圆头好看,方头气派,他改来改去,改了几次。 去见制鞋师傅,还想改。
师傅笑着说:“已经做好了,包你满意。一只圆头,一只方头。”趣闻轶事,拉近读者和巨人的距离,先走近物理学家,再走近物理学。
来到泰山前,拾级而上,即使看不见诗歌,也能看见更远的远方。
从墨子提出时空观、阿基米德发现皇冠秘密,到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些难道不是科学山峰上的台阶吗?
作者坚信,沿着这些台阶上行的人,无论老少,都可饱览旖旎的科学风光;人群中,必然会走出新的科学巨匠。
全书无意提供科学模式,科学也没有模式。各种发现和发明过程,其方法和技巧千差万别,但有原则性共同点:质疑、批判、坚韧和创新。立志效力科学,虽无定式,但成功范例可供借鉴。
书中物理学家和发明家,都很伟大。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难道不会比别人看得更远吗?
未来属于科技
(作者将倾力奉献系列科技传奇故事,盼网友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