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判断。以下是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的具体方法:
一、确定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在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是指专利权人在其专利申请中声称的发明内容,以及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可以主张的权利要求范围。在确定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时,需要根据专利申请文件中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文件来确定。
二、确定被控侵权物与涉案专利的关系
在确定被控侵权物与涉案专利的关系时,需要将被控侵权物与涉案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判断两者是否构成相同或近似。在对比技术方案时,需要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同时,还需要考虑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方案的实现等因素。
三、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在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时,需要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如果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且能够解决涉案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实现涉案专利所阐述的技术方案,则可以判定被控侵权物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四、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具有可专利性
在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具有可专利性时,需要考虑被控侵权物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可专利性要求。具体来说,需要考虑被控侵权物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特征。如果被控侵权物不具有可专利性,则可以排除其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可能性。
五、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具有实用性
在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具有实用性时,需要考虑被控侵权物是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具体来说,需要考虑被控侵权物的技术方案是否能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如果被控侵权物不具有实用性,则可以排除其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可能性。
六、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具有新颖性
在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具有新颖性时,需要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具有新颖性。如果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已经被现有技术所公开,则可以排除其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可能性。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方法进行判断。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判断。同时,还需要注意相关法律规定的适用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