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动脉橙果局
我国高校专利产业化率相对较低。
据《0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专利调查报告》”)显示,01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而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
但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01年到01年,中国高校专利申请量从10.6万项增加到36.7万项,增幅达到46.%。
一边是专利数量的高增长率,一边是专利产业化率的持续走低,高校为何会在成果转化中产生这样的“数据矛盾”?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为回答这些疑问,动脉橙果局进行了深度分析。
01专利转化现状:出发点偏离和中途夭折
在专利转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事情:专利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其实《专利法》第一条就说了——是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进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所以,专利申请一定是以发明创造的产业化为导向的,但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某高校相关人员告诉橙果局,当前高校教授多是出于绩效考核、职称评审、项目结题、专利补贴等原因而申请专利,甚至有高校教授为了拿更多补贴,不惜将一个专利拆分成十几个专利。这意味着,申请专利的目的从一开始就走“偏”了。
这些走“偏”的专利根本不具备产业化的必要条件,自然很难转化。正如《专利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被调研的高校中,超过五成专利权人都认为“专利申请本身不以转移转化为目的”是制约专利转移转化的重要因素。
但即使抱着专利产业化的目的,在转化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道坎要跨越,比如专利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是否与市场需求匹配、成果是否能链接到合适的产业化资源等等,这些都是专利转化的关键性要素。
可事关这些要素的核心能力,恰恰是很多高校教授所不擅长的,加之外部的支撑不足,许多有价值的专利在转化中途夭折,未能成功走向市场。
0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实,不管是出发点偏了还是中途夭折,这些都只是被察觉到的表象,若想“对症下药”,还需透过表征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那么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经过调研和采访,动脉橙果局将从高校考核制度、高校教授、技术转移部门三个核心维度逐一分析。
先来看高校考核制度,考核的“唯专利数量论”和专利考核的“肤浅化”是主要问题所在。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考评机制里,评定职称、聘期考核、申报课题项目都与专利数量挂钩,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教授对科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