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央视报道的这个80后工程师,会宁人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寄语”的新闻里,有一位会宁的80后,来自深中通道工程的青年工程师锁旭宏,看他是如何投身强国伟业!

来源:央视新闻

在《中山新闻》栏目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位本领过硬,投身强国伟业的年轻人和他的团队。

4月底的伶仃洋,碧波荡漾。这一天的凌晨3点,锁旭宏来到世界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控制室,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指挥一体船由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出发,沿着伶仃洋航道,前往位于外伶仃洋的桂山岛,迎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首节沉管。

锁旭宏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测量主管

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测控系统,让我们的一体船长出一双明亮的海底眼睛,它可以密切监控船体是否在航道上通行。

锁旭宏和他的年轻伙伴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港珠澳大桥33节海底沉管安装的时候,锁旭宏团队研发出的“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安装免精调定位控制技术”,就创造了沉管安装测控零失误的奇迹,为项目免去沉管后续精调的费用超1.65亿元。而现在,有了新的挑战等待他们去克服。

锁旭宏同志事迹材料

锁旭宏,男,汉族,年出生于甘肃省会宁县,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员,现任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测量班长。

一、大山深处写青春,心怀感恩科技报国

甘肃会宁——哺育锁旭宏成长的地方,哪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十分严酷,一眼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像一个被岁月风干了年轮的老汉。在那样环境下,锁旭宏如同*土坡上的高粱一样,在贫瘠、干旱、恶劣的土地上深深地扎根,并且在严酷中高傲的昂起头,迎接命运的挑战!因此,他的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因奋斗而飞扬。他面对我国首条外海超长沉管隧道的新形势、新挑战,一往无前,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开拓进取,充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海洋强国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扎根科技最前沿,塑造企业浴火重生

锁旭宏,一个从甘肃省会宁大山深处走出来的西北汉子,扎根在科技最前沿,为我国沉管浮运安装测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曾先后经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2大国家重点跨海通道项目,面对外海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控难题。七年如一日坚守在最苦最累的测量一线,秉持着对测量工作的一份执着与专注,在专业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通过脚踏实地的付出,他与同事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测控风险管控体系,并成功运用到港珠澳沉管隧道施工测控,在港珠澳工程33节沉管安装中做到了安装测控零失误,成功掌握了外海巨型沉管隧道安装的测控技术,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实现毫米级对接精度,创造“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迹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刚刚毕业的锁旭宏被分配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负责沉管管节标定、浮运及安装测控等工作。沉管隧道安装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要在40多米的海底将堪比小型航母的沉管实现毫米级别的对接,沉管测量测控工作就是其中一项最为关键的保障技术。

深知自己肩负的巨大压力,锁旭宏对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格外谨慎,不允许自己出现一点失误。沉管安装前,锁旭宏都要带着班组的成员完成沉管的标定、测控系统调试等工作,每天都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测量设备在30多度高温的天气下工作八九个小时,确保每一个点的测量数据做到准确无误,每天衣服都要被汗水湿透好几次。白天完成测量工作,锁旭宏晚上还要连夜加班进行测量数据的汇总分析,加班到深夜已经成为了常态。

锁旭宏一直高度重视实践创新,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他全程参与了沉管浮运导航、无线声呐及单测量塔等测控系统的研发。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沉管测量测控技术,他自己加班研究测控系统的操作使用,多次牵头组织测控试验,不断优化测控方法,创新提出了浮态沉管标定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他优化了无线声呐测控系统和测量塔定位系统,最终联合研发了“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安装免精调定位控制技术”,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验证,实现了后续沉管免精调安装,对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保护海洋环境等发挥了特别显著的支撑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项目至少节省了约1.65亿元。

三、夯实各业务技能,收获创新硕果累累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锁旭宏是一个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最终接头进坞后,锁旭宏和他的团队要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内完成最终接头标定和新测控系统的研发及测试工作。为了解决新系统测试遇到的故障和问题,白天为了避开最终接头施工影响,他们将设备搬至陆地,进行陆上模拟试验;晚上施工减少,他们又将设备移至最终接头,连夜调试系统,背负着沉重的仪器设备,在最终接头和接近30米高的测量塔上爬上爬下,几乎测遍了最终接头每个位置,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两点,最终实现了最终接头毫米级的精确安装。

年,锁旭宏转战又一个国家超级工程——深中通道,继续扎根测量一线,用他的专业技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力量。深中通道岛隧工程沉管管节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为国内首次应用。基于成品管节海中沉放安装精度控制要求,其精度控制难度远超造船行业,也给海洋装备制造实力雄厚、技术精湛、国际 的广船国际带来了严峻挑战。广船国际特邀经验丰富的锁旭宏现场指导钢壳沉管线型控制,为了更准确的拟合端钢壳面板,锁旭宏创新升级了端钢壳线型计算模型,大大提高了平面拟合精度。在锁旭宏的帮助下,不但促使E1钢壳线型控制难题,得到业主和设计的高度评价。为后续钢壳精控制造注入了强心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广船国际特授予他“沉管测量专家”至高荣誉称号。

锁旭宏坚持将工作和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步,无论工作任务多么繁重都要挤出实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充实自我。他参与了多项科学技术课题、发明专利、论文编写,对沉管测控核心技术进行了总结。技术成果曾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6余项,在“公路”、“水道港口”及“中国港湾建设”等期刊发表多篇技术论文。他编写了“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中测量重要章节,提供了行业标准。在深中通道打造沉管智能化施工背景下,他继续参与研发新一代测控系统,开发高质量、高精度、低成本的外海沉管隧道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将测控和施工控制相结合,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施工,实现真正意义上一起开启智能施工,填补国际技术空白,提升我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中大型海洋工程建设的国际竞争力。

一体船空载系泊演练

4月20日,世界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在深中通道E1沉管正式安装的基槽内完成空载系泊演练,标志着一体船相关空载演练全部完成。

受过奖励

1)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工区-年度十大 员工

2)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工区-年度十大 员工

3)荣获年度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年度沉管安装先锋个人

5)荣获年度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6)荣获年度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青年岗位能手

7)编写的“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安装免精调定位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荣获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年度“ 共产*员”

9)荣获年度中交一航局先进个人称号

10)荣获年度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品牌员工”荣誉称号

10)年为深中通道超大型钢壳沉管制造线型精度控制做出贡献,“广船国际”授予“沉管测量专家”荣誉称号,并给公司及个人送来感谢信及锦旗

获得专利

已获得专利(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7项):

“一种用于高精度沉管管节端面拟合测量的方法与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海底隧道中的导线贯通测量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长距离拖航的导航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测控定位装置的位置标定方法和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标尺照明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沉管浮运导航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超大物件定位控制系统和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支撑水准尺的三脚架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稳定三脚架的限位装置以及包含这种装置的支撑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测量装置取放装置以及包含这种取放装置的测量机构”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可移动装置的安装支架以及包含这种支架的测量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高效测控仪器集成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海流计潜标的快速取放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的浮态定位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的姿态测控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跨海长距离角度测量方法及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发明人)

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有8项:

“一种用于沉管安装的组合式测控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安装的声呐偏差测量系统及偏差测量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水面浮态管节标定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跨海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管内投点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的姿态测控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的浮态定位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发明人)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的预警系统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发明人)

来源:会宁V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076.html


苏ICP备11050075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