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高铁声屏障专利案中方拒德方主动和解终

案件中涉及的高铁声屏障在我国多个已建成的高速铁路上应用

法制晚报讯“中国高铁已经完全掌握了技术的核心,在知识产权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高铁质优价廉,在向国际市场输出时,难免触及发达国家高铁企业的利益,因此它们会不时地指责中国高铁技术存在专利侵权,但实际上,这些问题事后都被证明是不存在的。

中国高铁是依据中国特有的地形条件而专门创造出来的创新专利,“反而不时有国家抄袭中国高铁的技术,给中国高铁企业造成损失。”宋清辉说。

历时4年的跨国诉讼,多个日夜的煎熬,德国建筑及土木工程界巨头旭普林状告上海中驰股份(现西藏中驰,以下简称中驰股份)专利侵权案,二审终以中国民企的胜利画上句号,二审撤销了一审判决,驳回旭普林的诉求,并判其承担二审相关费用。

拿到判决的那一天,孔女士终于松了口气,作为中驰股份法务部经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败诉的后果,“粗略估算,胜诉后,仅此一项就能为企业节约数十亿的赔偿金。”

“官司赢了,不仅是钱省下来了,还打破了跨国公司难以战胜的神话。”孔女士说,这还让本土企业的创新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有了提高。

德国“巨无霸”一审胜

中国公司不服提出上诉

年1月10日,德国旭普林将中驰股份告上法庭并索赔人民币万元,理由是上海中驰股份提供的用于京沪高铁的声屏障产品侵犯了其在中国的某项发明专利权。

年5月,中驰股份成立,产品主要以声屏障为主,拥有几十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应用于各地公共设施,包括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及大型市*工程项目。

原告方德国旭普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建筑及土木工程界的“巨无霸”,是德国最大的承包商之一,在全球拥有超过名员工。在年全球最大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中旭普林排名58位。

根据专利法,侵权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均需要缴纳专利许可费。一旦上海中驰败诉,中国铁路所使用金属插板式声屏障均需要缴纳专利许可费。

“过去已经建成的京沪、京石、大西等高铁,加上目前在建的,及未来尚需要建设的,声屏障产业总额达到亿元。按专利许可费占产品销售额的3%左右计算,若专利有效,专利许可费就要15亿元。若有诉讼发生,按专利赔偿计算方法,赔偿额就要达到30亿至50亿元。”孔女士解释称。

年11月20日,中驰股份一审败诉,被判赔偿旭普林人民币万元。中驰一方随即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孔女士说,中驰公司认为一审中并未指出涉案两家公司产品实质性的不同点。

中驰股份上诉请求驳回旭普林公司的一审全部诉求,并由其负担全部诉讼费用。

拒德方主动和解

中方将诉讼进行到底

一审败诉后,中驰股份立即组织了专业的技术和法律团队,对本司技术和涉案专利进行认真的比对和分析,并对现有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检索后发现,中驰股份的产品和对方专利存在很大区别,但在一审中并未指出这些实质性区别。

“我方还发现旭普林专利已经被现有技术所公开,不具备创造性。”孔女士介绍说,据相关资料表明,旭普林的一项“现有技术”即为年10月2日公开的德国专利文献G.5及其中文译文。另几篇现有技术,分别为公开日为年6月21日公开号为CN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授权公开日为年10月9日,授权公开号为CN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日为年9月19日的德国专利文献G.7及其中文译文。

在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的同时,中驰股份针对涉案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认为德方旭普林就该技术的专利申请涉嫌恶意注册,在德国并未注册成功,仅在中国注册了专利。年9月7日,中驰股份收到专利复审委员的无效决定书,宣告涉案专利全部无效。

事实上,在旭普林起诉之初,被告除了中驰股份,还包括京沪高铁和中铁十七局,但后来不知道是何种考虑,旭普林主动撤销了对京沪高铁和中铁十七局的指控,中驰股份成了唯一被告。

据了解,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旭普林曾多次提到此案会得到德国商会和德国使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392.html


苏ICP备11050075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