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论文版权一门赚钱的好生意

美丽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80527/6285092.html

电影,音乐,游戏,图书……时至今日,在网上,无论你消费哪一类数字信息,「付费」已经成了最基本的常识。几乎没有人对支持正版抱有异议。

那么,论文呢?论文也需要支持正版吗?

年1月,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网络侵权诉讼。

原告方是全球 的学术出版商:Elsevier(爱思唯尔)集团,被告则是一家名为Sci-hub(以下简称Sci)的网站。

起诉理由清楚明白:Sci盗取原告以及其他多家出版商的付费论文资源,放在网上供人免费下载。原告要求法院发出禁止令,屏蔽该网站在印度的访问。

这是Elsevier对Sci的第十二次起诉,此前,Sci已经在11个国家和地区败诉并被封禁,甚至还在纽约收到了一项刑事犯罪指控。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盗版商罪有应得」的官司——然而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诉讼开庭前,「罪犯」Sci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学者和网友的声援,创始人被赞为「科研女神」「普罗米修斯」「学术侠盗罗宾汉」;

另一方面,原告Elsevier则遭千夫所指,「无良出版商」「吸血*资本家」的骂声不绝于耳。

「这个网站(Sci-hub)是一个可敬的利他主义者,还是一个大型犯罪集团?这取决于你站在哪一边。」《Science》杂志曾如此评价Sci-hub。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商人与论文

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都是清贫的代名词。除了少数靠专利发财的发明家外,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实验室中默默无闻的学者。

▲比如这位

到了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让各国意识到科学对国家实力的重要性。战争结束之后,主要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砸大钱投入科学行业,*府 次成了科学的主要「赞助商」。

此时,学者们发现他们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信息交流。

每一名学者在完成自己的研究后都要发表论文,向同行公布研究成果并接受评议。在当时,能够给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期刊寥寥无几,也缺乏相应的出版社来协助。年,英国化学学会积压了几个月的论文,很多学者做完了研究却苦于无人知晓。

当某个群体有钱又有困难时,往往意味着商人该登场了。

年,英国出版商罗伯特·麦克斯韦尔(RobertMaxwell)接了这个活,成立Pergamon出版社。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过了几年,麦克斯韦尔就带着合伙人跑去日内瓦和平利用原子能大会,在会场外面租了个别墅当办公室,邀请与会的各路科学家们来参加酒会,包船旅游,甚至直接签出支票给他们。

目的只有一个:拉拢科学家来他的期刊投稿。

这种「地推」式运作成效显著。年,Pergamon出版了40多种期刊,6年后就达到了种。众多科学家放弃了自己的版权,将文章交给麦克斯韦尔的期刊,换来比以往顺利的多的发表便利。

你可能在想,麦先生是做慈善吗?他帮助这么多科学家发论文,图什么?

图的就是「科研经费」。

麦克斯韦尔敏锐地发现:科研机构的经费来自*府拨款,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对价格不敏感,而他们又有订阅文献期刊的需求。只要我拿下了对论文的「垄断」,转头再打包卖给大学和机构,那还不是我要多少他们就得给多少?

20世纪70年代,Pergamon将业务扩展到社会科学,心理学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论文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另一方面,从年到年,期刊订阅价格翻了一倍。年,订阅一份《大脑研究》期刊年费是美元,到年,就变成了美元。

科学家们这时候才发现,事情似乎有点不对——

他们的成果,变成了某些资本家盈利的工具了。

出版商发财,科学家依旧贫困

年,因经营不善加丑闻缠身,麦克斯韦尔将Pergamon卖给了自己的荷兰竞争对手Elsevier,令后者一举成为全球 学术出版商。

借助互联网的东风,Elsevier顺势将自己的期刊库数据化,开始卖论文的电子版权。年,Elsevier已拥有24%的科学期刊市场,旗下拥有包括《柳叶刀》在内的多家学术期刊。这相当于:任何人要在科学界混下去,都得和Elsevier打交道。

麦克斯韦尔半个世纪前的商业预测,终于被Elsevier变成了现实:

一本普通期刊的单期电子版,起步价13.74美元,而且往往只支持一台电脑查阅;而一年的订阅费从数百到数千美元不等,最贵的期刊甚至高达4万美元。

年代,哈佛大学每年花在买期刊上的钱是50万美元;近几年,这个数字涨到了万美元。浙江大学每年万人民币的图书馆建设费,有万要用来买外文数据库。

即便如此,出版商们还在年年涨价——从年到年,Elsevier年均在华提价16.7%,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中国大学苦不堪言。

有人算过一笔账,苹果公司的利润率年为23.4%左右,而在过去10年里,Elsevier的利润率从来没有低于过30%,年更是高达37.3%。

一本万利?不,他们的生意更接近于「无本万利」。

因为科学家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文章是没有稿酬的——有时甚至还要出一笔「版面费」。对论文进行评议的专家组也通常是各个大学的学者的义务劳动。Elsevier在整个过程中的 成本就是一点排版和编辑的人工支出,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就相当于《纽约时报》不付给自己的记者和作者稿酬,同时向每个读者收取一年几千美元的订阅费一样」。英国《卫报》在一篇文章中如是说。

甚至可能比这还诡异:因为「读者」依然还是科学家们本身。等于说,他们无偿地把自己的成果送给期刊,然后再花钱把这些成果买回来。

这,就是学术界被所有科学家所痛恨的「付费墙(Paywall)」。时至今日,Elsevier,JSTOR,Springer,Sage,这些出版商几乎垄断了全世界90%的学术论文资源。

面对这种现状,大多数学者和科研机构会抗议,会抱怨,乃至会谴责,但最终,也只能老老实实交钱了事。

但有一个人不这么想——她就是亚历珊卓·艾尔巴金(AlexandraElbakyan)。

是盗火者?还是无耻的盗版者?

艾尔巴金出生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在哈萨克国立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学位,同时也是神经学科专业。毕业后,她曾分别在俄罗斯,德国和美国的大学进修。研究过脑机接口等课题。

早在本科期间,艾尔巴金就因为学校穷而频频在查阅文献上受阻。「在哈萨克斯坦大学读书时,我接触不到任何与我研究项目有关的论文。做研究时需要看几十或者几百份论文,但那些期刊每份都要30多美元。」艾尔巴金说,「这既不正常也不太可能,所以,我只能去找盗版。」

凭借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艾尔巴金找到了大量破解论文资源,同时也体会到了科研人员在文献寻找方面的捉襟见肘。在闲暇时间,她也常常在科学论坛上帮助其他求论文的科学家,「我常常得到人们的感谢」。她说。

目睹很多学者屡屡因为经费不足而无力查阅昂贵的文献,艾尔巴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获得知识,而不论他们的收入如何。」

年,只有22岁的艾尔巴金正式创立以「拆除所有阻碍科学的屏障」为口号的Sci-hub。

与需要注册付费认证等各种繁琐的「数据库,电子图书馆」不同,Sci无需用户任何信息:不用注册,不用登陆,也不用做任何设置,就像使用谷歌百度一样,直接在网站的搜索栏中键入论文编码等信息,即可瞬间直达网站数据库中的上千万份论文期刊。

最重要的是,它们全都是免费下载的。

Sci的数据主要来自网上已破解的论文资源库,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学者匿名捐赠的付费数据账号。每当用户检索的论文在网站上找不到时,后台系统会自动登陆入付费数据库搜索,找到后将其「偷出」,自动在网站备份一份。换句话说,用的人越多,资源越丰富。

对于科学界来说,Sci如同天降甘霖。

在短短数年时间内,这个网站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截至目前已经收录了超过万份论文,总数据库数量约Tb。

艾尔巴金公开了她网站的访问情况,显示除了南极洲,几乎每个大陆都有Sci的访问者:

格陵兰岛上的努克,有用户在阅读一篇关于如何 地为原住民提供癌症治疗的文章;

在阿富汗的塞卜哈附近,有人正在钻研流体力学;

甚至是战火纷飞的利比亚班加西,也有人正在探索在电脑间隔空传输数据的方法……

「她的所作所为令人敬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MichaelEisen说。「难以获取科学文献是巨大的不公,而她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显然,出版商不会坐视自己的摇钱树被人拿去做慈善。

年,Elsevier正式在纽约地方法院起诉艾尔巴金,要求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但15年和17年两度开庭,艾尔巴金都未出席,毫不意外地输掉了诉讼,并被法院要求赔偿0万美元。

但艾尔巴金不以为意:「我不是美国公民,在美国也没有财产,他们不能把我怎么样」。但她也承认,黑客相关的罪名非常有可能导致自己被引渡到美国受审。

但艾尔巴金一点也不后悔自己创办Sci的行为,她甚至表示,就算被捕也绝不会中止Sci网站。她已经设置好了保证Sci-hub继续运转的机制,而且用户捐款也足够支付服务器成本。在被美国法院封杀后,艾尔巴金就将所有数据转移到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服务器上——远在美国法律范围之外。

于是出版商联合美国*府,开始在全球发起一系列针对Sci和艾尔巴金本人的「法律追杀」。

年11月,纽约地方法院发布了针对互联网服务商的禁令,Sci在美国被屏蔽,四个域名失效;

年,美国白宫贸易办公室将Sci列入「知识产权恶名市场」名单;

年10月,瑞典屏蔽Sci;

年11月,俄罗斯屏蔽Sci;

年3月,法国屏蔽Sci;

年,英国屏蔽Sci;

年,推特 封禁Sci的官方账号……

但在印度,「所向披靡」的出版商们碰了钉子。

原因在于,印度的《版权法》中有一条「公平交易豁免原则」,规定印度的教学机构可以「以教学为目的,合法复制教科书及其他受版权保护的文献资料」。

据此,德里高等法院未作出直接判决,而是表示要进一步讨论。目前此案尚未尘埃落定。

下载盗版论文,究竟是不是错误行为?

「下载盗版论文,究竟是不是错误行为?」

《Science》杂志在一篇报道Sci-hub的文章结尾做了个读者调查,提出了上面这个问题,结果非常明显:近90%的人认为这样并不算错。

事实上,学术界对于出版商的积怨由来已久。

年1月,英国数学家威廉·提摩西·高尔斯(WilliamTimothyGowers)发表博文,号召大家抵制Elsevier,短短五个月收到全世界位科学家联名。

▲威廉·提摩西·高尔斯

在艾尔巴金于年败诉后,一封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机构的联名公开信被发表,旗帜鲜明地支持她和Sci-hub。在信中,学者们说Elsevier的垄断是对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人员的「重大打击」:「它贬低我们、作者、编辑和读者。它寄生于我们的劳动,它阻挠我们为大众服务,它阻拦社会的进步。」

年,当Sci推特账号被封,在多国被屏蔽时,美国Reddit论坛的网友发起一项接力运动,号召大家共同将Sci的上百T数据下载到本地,从而保证即使Sci关站,这些珍贵的论文「火种」也能接着传递下去。

德里法院的这起案件,有多名印度律师志愿为Sci提供法律援助,20名印度 科学家联合表态支持Sci。

而类似的事情,也正在我们身边上演。

昨天,#知网遭中科院停用#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由于无力承担上千万的天价订阅费,中科院已经正式确认年不再续约中国知网的业务。

年初,集美大学因价格上涨,停止续订知网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专利和引文数据库。

更早一点的年3月,北京大学也因价格问题而一度传出要停用知网;年,知网对云南大学的报价从40万暴涨至70万,导致大学图书馆被迫暂时停用了知网。

「论文不是消费品,而是知识。知识的自由传播是造福全人类的事情,限制论文流通是以牺牲人类福利为代价的,换来的只是一些垄断机构的利润。」学者阮一峰年在一篇博文中如是说。他认为,学者发表论文时从未索取报酬,他们的研究本质上是由纳税人资助;而出版公司没有为成果的诞生做出任何付出,他们完全没有资格声称自己拥有版权。

那么,售卖论文版权,真的可以当做一门赚钱的“生意”吗?带着你的观点,评论区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366.html


苏ICP备11050075号-10

当前时间: